当前头条:投名状:关羽真的是吕蒙杀的吗,孙权为何如此决绝的要他的脑袋?

2023-04-11 18:06:2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分享到:

正史中,下令杀死关羽就是孙权,与吕蒙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为何演绎为吕蒙违背孙权的君令,擅自杀了关羽,其实是小说家之言。

根据《三国志》记载,东吴偷袭荆州的主谋并不是吕蒙,而是孙权,大都督吕蒙不过是执行者而已。甚至在荆州之战的后期,东吴针对围剿关羽所部的战斗部署大多数都是孙权亲自下令的,那个时候的吕蒙已经病重卧床,躺在江陵府中喘气呢。

(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三国志·吴主传》


(资料图片)

(潘)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三国志·潘彰传》

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关羽传》

(孙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三国志·吕蒙传》

以上是《三国志》关于关羽之死的记载。简单的翻译一下:孙权命令朱然、潘璋断了关羽的后路,潘璋的部将马忠在麦城附近伏击了突围的关羽,俘虏了关羽、关平和都督赵累等人。孙权下令就地将关羽父子斩首,而此时吕蒙病重在江陵,还重金招募医士为吕蒙医治。

整个荆州之战以关羽父子之死,东吴占领荆州全境结束。既然吕蒙已经病重,已经无法指挥东吴大军作战,就更不可能违背孙权的命令杀了关羽(吕蒙也不敢违抗君命,擅杀如此重要的人物)。

那么孙权为何一定要杀了关羽呢?当然关羽被围,孙权是屡次派人去劝降关羽,希望关羽能为己所用。被俘的关羽,孙权却连面都不见就直接下令就地处决呢?

原因还是在于政治需要。

荆州之战的根源说到底是因为曹魏经受不了来自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压力,关羽在荆州北部给予曹操很大的军事压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在许都的曹操已经在和群臣讨论迁都北撤,避关羽锋芒的问题了。

曹操主薄司马懿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与孙权结盟,令东吴偷袭荆州。好一个釜底抽薪、瞒天过海、围魏救赵之计。曹操也觉得这个办法好,立刻令人出使东吴,说服了孙权偷袭荆州。

可以说建安24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是东吴唯一收服荆州的机会。孙权也看到了这个难得的时机,只有在荆州空虚,关羽不在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才能彻底的占领荆州。孙权将得到最大的果实,整个荆州归于东吴,但是他也将付出最大的代价--稳固的吴蜀联盟将彻底的瓦解。

如何让这个最大的代价降低到最低,孙权可谓伤透了脑筋,这就是为何东吴大军围住关羽,孙权又屡次劝降的重要原因,孙权希望既占了荆州的便宜,又能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关系,最好的方式是双方不要撕破脸皮。刘备最大的脸皮就是关羽的生死。

孙权原本只打算占荆州,放关羽,吴蜀联盟虽然有裂缝,却不至于土崩瓦解。为何后来孙权又改变了主意,彻底地把事情做绝呢?

原因在曹操和刘备的态度上。曹操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关羽的荆州大军被东吴打得土崩瓦解,曹魏的军事威胁已经不复存在;刘备的态度非常的愤怒,本来一片大好局面,不但进攻曹魏的最好时机丢失,而且还将最近起家的根据地荆州丢失,刘备肯定要报仇。

孙权此时才知道落入了曹操的圈套,他替曹操解了围,却让蜀汉的祸水引向了东吴。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唯一的办法是将曹操拖下水,彻底加强与曹魏的联盟。孙权要彻底的倒向曹操,唯有交上投名状。

最有分量的投名状即使彻底的撕碎吴蜀联盟,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了关羽。因此,关羽必须死,他的脑袋是孙权拉曹操下水的钥匙。

孙权果断的下令杀了关羽,并将他的脑袋和自己的降表(称臣纳贡)一并交给曹操。孙权的算盘打得精,以为自己帮助曹操解了襄樊之围,杀了威震华夏的关羽,曹魏就能帮助孙权一起抵御未来蜀汉的复仇。

曹操远比孙权想象的精明多了,他将关羽以王侯之礼厚葬,接纳了孙权的降表,却不对荆州作出任何的切实军事行动。曹操巴不得刘备此时率军进攻东吴呢,事后的发展正如曹操预料那般,刘备起兵几十万讨伐东吴,如果不是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估计东吴会再次丢失荆州。

孙权在正确的时候发动了一次绝好的军事行动,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政治因素,简单的说,无论时机是多么的好,东吴还不具备独自硬扛任何一方军事集团的能力。

能力不够,再怎么狡诈多智,都是徒劳的。有实力才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现在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