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冬奥会开幕式吗
24节气开场惊艳世界
寒露·谷雨
(资料图片)
伊犁仙境提名两项
伊犁昭苏田园
伊犁吐尔根杏花沟
四月
吐尔根杏花开放
是时候去伊犁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首府在伊宁市不仅下辖十一个市、县、自治县还管辖着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副省级自治州
伊犁地域跨度很大被天山所包围的河谷间伊犁河穿向巴尔喀什湖奔流而去
在这肥沃的河谷生活着许多民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满族等等十三个民族常居于此
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平定准噶尔,新疆统一在伊犁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为了戍边守卫这片新的疆域乾隆皇帝下诏,分批次从热河、察哈尔、沈阳、黑龙江等地迁来索伦、锡伯、察哈尔、满族等各八旗军民来到伊犁屯垦戍边
两百多年过去了西迁戍边的各族旗军后裔依然生活在这片边陲河谷世代守卫着祖国的西部边疆
四月份是伊犁最美的季节春华烂漫,处处杏花开放跟着宝老师去伊犁吧对伊犁了如指掌的他一定让你不虚此行!看伊犁杏花,品新疆美食听伊犁河谷的屯垦戍边往事!
///1
行程亮点
1.五天的行程包含伊犁州六处国保和最佳文保点!2.四月伊犁杏花季,去看最美的吐尔根杏花沟!3. 新疆美食之旅,维吾尔菜、哈萨克菜、蒙古菜、锡伯菜尝遍美味!4. 入住树木的围绕省保酒店伊犁宾馆(苏驻伊领事馆旧址),到锡伯族人家家访做客!5. 多元文化背景讲师,对伊犁了如指掌,带你玩遍伊犁!▲省保单位伊犁宾馆
2
文化讲师
阿拉腾宝力格
蒙古族,宗教学专业,无宗教信仰 在伊斯法罕、加德满都、伊斯坦布尔等多座城市留学和旅居,精通和掌握多种语言。 多次参与宗教文化现象田野调查;参与各大博物馆陈展中波斯文、阿拉伯文翻译工作;协助翻译整理满文、蒙古文档案资料。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背景者、宗教哲学研究者,擅长用通俗的语言解构复杂的知识,并愿意带你洞彻那些看似神秘的文化。3
行程概要
D1
4月2日
星期日
伊宁市集合D2
4月3日
星期一
喀赞其、陕西大寺(国7、外观)、拜图拉寺、六星街、东正教堂
D3
4月4日
星期二
赛里木湖、伊犁将军府(国4)、吐虎鲁克麻扎(国5)
D4
4月5日
星期三
昭苏草原石人(国7)、圣佑庙(国5)
D5
4月6日
星期四
吐尔根杏花沟
D6
4月7日
星期五
伊犁州博物馆、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国7)
D7
4月8日
星期六
早餐后送机
4
费用详情
8350元/人
单房差:2040元/人
识别二维码报名费用包含
讲师:专业讲师深度讲解
服务:全程领队周到服务
门票:行程内所列景点首道门票费+区间车
交通:全程舒适空调巴士
住宿:六晚四星标准酒店
餐食:六顿自助早餐、十顿正餐
设备:无线讲解器
保险:旅行意外险
费用不含
1. 往返伊宁市的大交通费用
2. 未提及的其他费用
报名后有事退出怎么办?
1.集合日前10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实际未产生费用(有可能包含门票、餐费、住宿等);
2.集合日前10天以内,所有费用将无法退款。
5
行前预习
01摄影圣地1.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蒙语称“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到达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湖区周围形成典型之的内陆高山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北疆的气候和水源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环绕,天水相映;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可以使人们充分领略回归自然的浪漫情怀与寒外独特的民族文化。
2.吐尔根杏花沟
杏花沟在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是一片公元14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乃斯河北岸,占地有3万多亩,新疆杏花沟是新疆野杏林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当大西洋的暖流到达天山脚下,千树万树的杏花沿着褶皱的山形绵延十几公里,怒放在山腰沟谷之间,4月中旬,吐尔根乡朝阳的山坡上杏花便已打苞和开花,风光绝佳,胜似仙境。
杏花沟的美丽,在于它的声势浩大,不管是梁脊上还是沟底,杏花树或者孤然傲立、或者抱团簇拥着。杏花沟的美丽,也在于它的错落有致,没有人为修剪的杏花树,千株万棵枝根相连,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生长。
02新疆美食 来新疆怎么能少了美食!新疆人制作的美食那好吃是出了名的,各种羊肉口感滑嫩并且没有膻味,食之爽口也不用担心上火。1.烤肉:内地人叫羊肉串的食物新疆本地叫烤肉,维吾尔语叫“卡瓦普”。新疆的烤肉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其色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2.大盘鸡:大盘鸡算是最出名的新疆美食,将一只整鸡切块,用土豆、辣子爆炒、炖,做成大盘鸡,最后配皮带面作为主食。鸡肉爽滑麻辣,土豆入口即化、软糯甜润,辣中有香,粗中带细。
3.拉条子:拉条子是新疆拌面的俗称。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哪去,其中最出名的是过油肉拌面,还有皮拉红、西拉蛋你知道指的都是什么吗?
4.椒麻鸡:以生态土鸡为原料,选用几十种上等的名贵中药秘制而成,吃起来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皮脆嫩、肉筋道、清香四溢、回味悠长、拌面味道绝佳。
5.烤馕:馕是新疆的主要主食,有肉馕、油喀、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可以说是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物。刚出炉的馕,特别香脆,白芝麻味道很浓。
6.烤包子:有馕坑的地方就有烤包子。从馕坑出炉的烤包子,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轻咬一口,香浓的羊肉味裹着洋葱香扑面而来。
7.纳仁:纳仁是新疆牧区的一种佳肴,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通常用羊肉、马肉、牛肉煮的,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民族的风味食品。
8.馕坑肉:馕坑肉和烤包子是一家人,都是从馕坑里出来的。把抹上佐料的整只羊封闭在馕坑内,暗火慢烤。
9.抓饭:维吾尔语称“polo”,是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多净手掇食,故汉语称为“抓饭”。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是维吾尔民族过节、待客的必备食品之一。
10.薄皮包子:维吾尔语叫“曼提”选用上好的料羊肉做馅制成,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浓郁的香甜味,非常好吃。
11.马肠子:新疆伊犁的熏马肉和熏马肠是哈萨克族过冬必备的食物,腌制熏干越冬,熏制的肉香味浓郁、耐贮藏。
12.新疆酸奶:蒙古族民间仲夏的一种常用饮料,酸奶子富有营养,有滋补作用,实是难得的清凉饮料。
13.乌苏啤酒:在新疆,提到乌苏啤酒人尽皆知,见到外地人,新疆人不忘嘱咐一句,一定要尝尝“夺命大乌苏”。
14.卡瓦斯:发源自俄罗斯的卡瓦斯,后引入新疆,是新疆各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土制啤酒。
15.萨斯肯:萨斯肯是锡伯族的一种传统风味炖菜。由牛肉、土豆、白菜、干豆角、胡萝卜等食材先炒后炖的特色炖菜,最后配些青、红辣椒用以点缀。这道菜与我们的大杂烩有异曲同工之处,菜品搭配的营养丰富,颜色亮丽。
16.胡辣羊蹄:胡辣羊蹄是新疆菜中比较辣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维吾尔族和回族都有烹制羊蹄的习俗,酥软麻辣的羊蹄,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是新疆风味小吃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一种。
03伊犁古迹伊宁市又称固勒扎,清代为伊犁将军驻地,伊宁市下辖8街4镇5乡、其中喀赞其街道为维吾尔族街区,六星街为俄罗斯族街区。
1、喀赞其街道
喀赞其——喀赞其的名称来源于从南疆迁居到此的维吾尔族群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传统的手工制造业为生,而其中更多人以铸锅为业,便有了维吾尔语“铸锅人”的名称“喀赞其”。
走在喀赞其街道,可以看到街道两旁汇集的上百家手工作坊。从铁艺、木艺到皮具、乐器,一代代传统工艺的继承者们,在这里,将文化发扬光大。
喀赞其街道更是被誉为“民居博物馆”,这里的民居建筑颇具中西亚特色和当地塔兰其人的传统文化风格。精致而纯洁的蓝色在这里被大量使用,屋内实木地板铺着手工地毯、壁橱里放着精致的玻璃茶具和水晶器皿。庭院、花卉、葡萄架构成了精致的维吾尔族民居。
2.陕西大寺(国7)
陕西大寺是伊宁市的回族清真寺,又名宁固寺、回族大寺、凤凰寺、坑坑寺、宁远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清朝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因为来该寺做礼拜的多是来自宁夏、陕西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当年该寺执教人陈其周、马良骏、马玉林都是回族,故该寺又称回族大寺、陕西大寺。原名“宁固寺”,因当时教徒多来自宁夏固原而得名。此外,该寺还有诸多名字,例如“凤凰寺”,因为18世纪起,该寺周围先后建起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人的清真寺,几座清真寺构成的图形很像一只凤凰而得名。
陕西大寺仿照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修建,建筑采用内地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兼有阿拉伯伊斯兰教风格。寺内有三棵巨大的桑榆树,都是古树。清真寺分为四个部分:山门、殿堂、廊阁式讲经堂、陪殿。
3.拜图拉清真寺
拜图拉清真寺是伊宁市的维吾尔族清真寺,又名“大礼拜寺”。拜图拉清真寺是清廷直接拨款在伊犁兴建的首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清朝统一新疆后,朝廷拨银1万两,命伊犁阿奇木伯克鄂罗木札布在宁远城为伊斯兰教信众兴建了这座清真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成。
拜图拉清真寺与回族大寺、塔塔尔大寺号称伊犁三大清真寺。该寺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中原城门式建筑形式。斗拱飞檐,以木制结构为主,采用雕刻和绘画技法,雕梁画栋,体现了中国古代亭楼式建筑的风采。
4.六星街
六星街位于伊宁市西北侧,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街区平面呈圆形,有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现在主要为俄罗斯族街区。
六星街由黎光街、工人街、赛依拉木街三条街组成。各式民族庭院和民居,沿着放射性的街道在环形扩散模式下依次布置井然有序。有欧式风格的尖顶小阁楼,也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半弓形窗棂,还有俄罗斯铁皮尖顶木屋门廊,还有维吾尔族风格木雕、石雕浮板及各式铁艺门廊等。
5.东正教堂
伊宁东正教堂于1937年在六星街兴建,这是当时全新疆最大的东正教堂,大门采用俄罗斯式建筑风格。建造东正教堂的是伊宁市的俄罗斯族,他们曾经分三批迁入伊犁,包括清朝时期的商人、外交人员;和十月革命后迁居的白卫军和难民。
1954年后,俄国侨民大量迁出新疆,新疆的东正教信众锐减,奉事活动逐渐衰弱。原来的伊宁东正教堂也后续被拆除,原珍藏于教堂的两件宝物:俄罗斯知名画家所绘,俄国白卫军军官杜托夫带来的油画圣母像,和1952年从乌鲁木齐东正教堂运来的重达400普特的大铜钟均被毁坏。如今的东正教堂于2002年重建。
6.伊犁将军府(国4)
伊犁将军府是清代伊犁将军的驻地。伊犁将军府始建于乾隆年间,后被毁,现存遗址为光绪年间所建。伊犁将军衙署驻在惠远老城内,乾隆二十年(1755),准噶尔之役胜利,清廷正式开始治理新疆。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掌管新疆境内大小军政事务,成为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同治年间,新疆发生回乱,随之在同治十年(1871)发生了伊犁危机,伊犁被俄罗斯帝国占领,惠宁老城遭到破坏。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重新开始治理新疆。光绪八年(1882),清廷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伊犁条约》,金顺率部收复伊犁。伊犁九城重回清政府治下后,清政府在老惠远城西北15里处,仿老惠远城重新修建惠远新城,即现伊犁将军府的所在地。
伊犁将军府建筑群由将军府、衙署和文庙三部分组成。其中衙署和文庙保存较为完整,伊犁将军府的大堂和后厅被拆除,部分建筑被改建。将军府坐北朝南,建筑主体中轴对称。有三重门院,其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府门、二堂以及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将军亭,左右两侧有东、西营房,东、西厢房,西侧有四合院,内有正堂、内宅眷房、内宅南房等,二堂后为金库。文庙位于伊犁将军府东营房东侧,大花门、东、西配殿、正殿和耳房均保存较好。
7.吐虎鲁克麻扎(国5)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亦称“大麻扎”(麻扎是维吾尔语陵墓的意思)。吐虎鲁克·铁木尔又译为秃忽鲁帖木儿,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的后裔。是新疆地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对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死后按伊斯兰教习俗安葬,并在元至正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363—1369)葬于现霍城东北20余公里处的王陵。
吐虎鲁克帖木儿陵室采用方形体上冠穹窿顶的手法,建筑为两层,室内采用暗回廊(设帆拱),使穹窿顶向方形体过渡,帆拱处却留有一个霸王拳。上部穹窿顶升高外露。顶部造型手法简练,立面为长方形体中央设大拱券龛,不用祌乳拱,四隅配扶壁柱塔,冠以小亭顶。大龛的边框,以古兰经铭文为主题。用几何纹图案和植物纹图案组成的花带线条构成装饰。共有20余种图案,由蓝、绿、焦茶、红、黄、白等彩色琉璃砖和镶嵌画装饰而成。
8.昭苏草原石人(国7)
昭苏县草原石人多刻工精细,其数量之多居伊犁地区各县之首。系隋唐时突厥游牧民族的的墓前石人,面东而立,双手抱置胸前,右手似执有硫、盏之类东西,头发多辫,分技在身后,腰间刻有古代民族文字。刻工古拙。
草原石人在巴里坤、温泉县和伊犁河谷各草原均有发现,总数在100尊以上。石人是古突厥人墓前的标志。最有名的是小洪纳海的女石人,立于昭苏县城东南5公里的草原中。婷婷玉立,造型优美。有多条长发辫披垂在身后,刻有粟特语铭文。
9.圣佑庙(国5)
圣佑庙蒙古名为“博尔汗巴格西音苏莫”,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新疆现存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古建筑。该庙由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建立之后,建在今察汗乌苏蒙古族乡境内,后来又多次迁建,最后选址昭苏洪那海沟口,于光绪十九年(1893)兴建,光绪二十年五月(1894)动工,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成。
圣佑庙现存建筑8座,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前殿、大雄宝殿、置佛像点、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两侧还各有一座平面呈六角形的双层檐楼,檐楼各角上翘,为钟搂、鼓楼。
大雄宝殿平面呈正方形,共分两层,一层面阔七间,二层面阔五间,四周围廊。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沥粉鎏金,正壁以及殿廊上分别绘制有中原风格的壁画、廊画,内容为鸟兽、花卉、传说、故事等等。大雄宝殿前,悬有汉文“敕建圣佑庙”匾额。
10.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国7)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位于察布查尔县,为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关帝庙。锡伯族在西迁之前,就已经有修建关帝庙,祭祀关羽的活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营官兵受到清廷的调遣,奔赴伊犁驻防,分为八个牛录。在清廷的支持下,关帝庙随着各个牛录的建立陆续开始兴建起来。后受同治回乱影响,寺庙被毁。
现存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存山门、关帝庙大殿、娘娘庙、图公祠等原有建筑,并新建有纪念图伯特的图伯特纪念馆。原有的钟楼与鼓楼均已不在,后将原宁古齐牛录关帝庙的铁钟移至此,钟上铸有汉文及满文,内容为“忠义神武仁勇灵佑关圣帝君”。
大殿北墙绘有由锡伯族民间画师格封绘制的“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彩色壁画。东墙与西墙上则绘有共24幅关于三国的彩绘,包括“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诛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三国演义》中与关羽有关内容,每幅画右上角有锡伯文的解说。
11.伊犁州博物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4370件/套,其中历史文物3900件/套,民族民俗文物4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45件/套。
馆内展出的文物将以多年来在伊犁出土的青铜器、金银器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石器、铁器和陶器。有元代青花凤首扁壶、桶状银器1件,圆形蟾蜍纹金箔1件,扣形金饰件20枚,柱体钏形金器3件,套型金饰3件,坠型金饰2件,金丝1段,红玛瑙、绿松石、水晶等各色宝石串珠111枚。
馆内举办《草原天马游牧人——伊犁历史文物》《伊犁民族民俗》《伊犁制革工业机械展览》3个长期性展览,设有3个临时展览大厅。展出历史文物577件、民族民俗文物308件。重要展品分别有各类青铜器、波马金银器以及吉林台、恰普奇海两库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
///Copyright 2015-2022 现在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